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来书吧 www.laishushu.net,最快更新带着神龙回娘家最新章节!

/>
    “要是凤凰也长四条腿,说不定化成、人身战斗力会更强。”另一只白鹤说。

    “这是天道。”叫老董的丹顶鹤又说:“其实,天上造物是公平的。你看,兽类长了四条腿,就没长翅膀。而鸟类长了翅膀,就长了两条腿。

    “还有,牛头上长着犄角的,嘴里就没有长上牙齿;马嘴里长着上下牙齿,头上就没有长犄角。这都是天道的公平分配,违背不得。”

    这话怎么这么熟悉?任强仔细想了想,这不是前世公元前西汉时期董仲舒的言论吗?

    董仲舒是西汉武帝时新儒学的总代表。也是棘津州影响最大的历史人物。他的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、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神学,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。

    董仲舒出生地众说不一,一说是前世故城县董故庄人,一说是棘津州后旧县人。在整理文史资料时,故城县和棘津州县,还为此发生争执。

    后来考证,棘津州的后旧县,确是董仲舒出生之地。

    原来,后旧县村早在战国、秦代,就有较多的居民皆为董姓,村名董家庄。战国末期,有一名姓董名仓者,是个读书人,居赵国大夫,位于公卿之下,士之上,属中级官员。

    董仓在董家庄占有大量土地,村周围有多处庄园,尤以村东、村西两处最大。村东庄园包括清凉江东支流两岸;村西庄园包括清凉江东岸数里。

    董仲舒既董仓之孙,他常年埋头读书立说,并不理家计,以致“三年不窥园”。

    董仲舒有个姐姐,结婚成家后,就住在东庄园,主持那片田产。董姐大面积种植桑树,养蚕缫丝,用部分丝线缀连竹简,供弟弟董仲舒著书立说。

    当时常闹洪水,东支流屡次滚溢。东庄园居民及佃农为求安居,几次东移。于是,与董家庄距离逐渐加大,形成相距二三里的一个新村庄。

    董姐经营有方,待人厚道,很受居民及佃农尊重。又加董仲舒在朝成了大官,在她去世后,人们便把东庄园叫做“董姑庄”。后来沿写成了“董故庄”。

    隋开皇二年,棘津州来了个新县令,见县衙破烂不堪,十分烦愁。他认为县城乃全县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如果城池形象好,便能理顺全县百姓心绪。反之,必生异端。

    于是,召集全县士绅名流,到多村宣讲,有钱者出钱,有物者供物,无钱无物者出力,选择个吉日良辰,在县城大兴土木。

    古时,凡大兴土木,先要祭天,请老天爷保佑施工顺利。于是,在县城南门外的天坛庙做了一应准备,在吉日良辰到来之时,庙外锣鼓齐鸣,庙内焚香点纸,和尚道士们做着法事。

    忽然,狂风由北席卷而来,立时变得天昏地暗。香案倒了,和尚导师们不得已缩到墙根儿底下,百姓们也急急散去。

    有一阵龙卷风,把已焚烧的纸灰和待焚的纸钱都卷上了天空,像个暗红色的大瓮风筝,飘飘悠悠,一直到了城东十几里处的董家庄上空。

    此时的董家庄,虽然经历了大乱岁月,董仲舒的后代也早已迁往长安,因为历代官员与百姓都对其精心保护和修缮,他那豪华的故居和后花园还挺完好。

    待县城上空的“大瓮风筝”飞到董家庄上空时,风却立刻停了,“大瓮风筝”正好落在了董子府邸之中。

    村里的百姓正为这突起的龙卷风皱眉,风停了,不由得松了一口气。眼见一个黑呼呼的大瓮落到了圣人老宅里,便纷纷去看究竟,原来是一大堆纸灰。

    新县令主持祭天,天却使了这么一手,急得他抓耳挠腮,心想:“难道这吉日良辰看错了?”耳听锣鼓声没了,人都散了,正不知如何是好,忽然有人来报,说烧的那纸灰,全落到了董家庄董子爷府邸。

    新县令先一愣,随催轿夫顺轿。他上了轿,让轿夫一溜小跑,抬着他到了董家庄董仲舒故居大院。

    当新县令看到地上的纸灰堆,听到百姓们的议论,不仅向那正堂躬身行了一个大礼,口中念道:“真正的吉日良辰,天助我也!”随转身向百姓们喊道:“上苍圣明!新县址选定圣人诞生之地,凭这方风水,定能安邦兴国!真是吾棘津州仕民的福分!”

    于是,便在此建起新县城。

    新县城建成以后,董家庄村名废,称棘津州县城。

    宋靖康元年,即金天会四年,一场特大洪水,冀中冀南一带,成为一片汪洋。棘津州县城也被冲毁。

    平民百姓死亡者多,远奔者众。至天会十年,县城又向西移三十里,在刘马村建了新城。刘马村村名废,仍称棘津州县城。也就是二十一世纪任强穿越前的县城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